如果說司馬相如是西漢的大辭賦家,那麼,揚雄就是可以跟他媲美的文學家了!
揚雄少年因為傾慕司馬相如的文采,因此作賦常常以司馬相如為榜樣。然而,生來就受口吃之苦的他,並沒有像司馬相如般,弱冠就入仕為官,揚雄知道自己口吃不善交談,因此只是以研究經籍自娛,並未將學問當作取得功名的敲門磚!
直到40歲時,揚雄遊學長安,遇到貴人大司馬王音,王音讀了他的賦作,認為其文采可媲美司馬相如,因為惜才,故推薦他跟在漢成帝身邊,開始他的文官之路。
可惜,此時的西漢,歷經了漢成帝、哀帝、平帝,暮氣已沉,儘管揚雄寫了許多賦作勸諫,卻不敵阿諛奉承的官員,於是他選擇置身事外,也拋棄了寫賦,開始研究哲學。他模仿《論語》的體裁,寫《法言》,闡揚儒家思想。模仿《易經》寫成《太玄》,提出「玄」是宇宙萬物根源的概念。此外,還研究語言學,完成《方言》一書,紀錄西漢各地方言,是研究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。
古時候的知識份子,以經世濟民為志向,治國平天下是讀書的目的。揚雄一身才氣,想必也曾希望好好一展抱負!可惜,西漢最終還是亡在王莽篡位!
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?
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~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CCSD2016/